一是在工作思路上,要实现维权服务的辩证统一。工会的维权和服务工作■★◆★◆◆,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机统一◆◆■◆★■。过去讲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广义上也包含了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内容,工会的送温暖工程等服务工作★■,也是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体现■■◆。工会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作为基本职责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履行基本职责提出的更高要求,凸显了新时代工会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履行维权服务的基本职责■■,首先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树立维权服务相统一的理念和认识,在做好维权工作基础上强化服务工作,通过服务工作更好地促进维权工作。
二是在工作重点上◆■◆,要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维权。过去的基本职责侧重点在维权上★★,更多的是维护劳动经济权益。相比劳动经济权益而言★■◆■,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方面还存在短板。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职场压力与日俱增,职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凸显◆★★,职工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已成为新的需求。要在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的基础上◆★★◆■,逐渐向维护物质利益和精神需求相统一的方向发展,探索新的工作载体和途径,创造新的经验,提高维权服务质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推动实现职工的体面劳动、舒心工作◆◆■★◆、全面发展■■■★,提升职工群众对工会维权服务的认可度和满意度◆■■◆★■。
四是在工作机制上■★◆★,实现维权服务一体化★◆。多年来,各级工会不断建立健全维权机制■■,主要包括宏观参与机制、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劳动法律监督机制、劳动争议预警和处理机制、困难职工帮扶等机制。与此同时,工会着力构建组织健全、职能清晰、资源共享、运转高效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切实履行工会维权服务的基本职责,要求整合已有的维权机制和服务体系★◆★★■,以职工需求为导向,以组织建设为基础■■■◆★◆,以作用发挥为关键,以互联网为依托◆◆■,以健全机制为保障,实现从维权机制向维权、服务一体化机制的方向发展,逐步实现维权和服务工作机制平台的有机统一,实现工会维权服务的常态化、长效化★◆◆■◆、经常化、立体化★◆★。
一是贯彻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习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会履行基本职责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中国工会系统阐释了习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用★◆“八个坚持★★◆■★★”概括了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其中之一就是坚持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强调这些重要论述的重点是维护职工权益、服务职工群众。确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符合习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本精神,贯彻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体现了工会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符合中国工会的性质、价值取向和目标任务■★◆■★。
五是在工作保障上,要进一步提升维权服务能力。做好工会维权工作,需要工会干部熟悉宏观经济,特别需要掌握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熟悉有关职工就业、分配、保障等劳动经济权益问题和法律政策相关问题。切实履行维权服务的基本职责,对于每一名工会干部而言,除了掌握维权工作方面必备的政策、法律等方面知识■◆■★◆◆,还必须拓宽工作视野和知识面,增长社会学、心理学等多领域知识,增强做好职工群众工作的本领,做到精准维权◆■★◆■★、精准服务、供需对路,这是工会履行好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关键所在。
二是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工运学说和党的群众工作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多年来★■,广大研究工作者对工会职能和基本职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有的对工会基本职责概念予以界定、对意义加以分析★★◆■◆■,认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存在的基础,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工会服从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手段,是工会职能的核心。有的对工会基本职责内涵的变化进行梳理◆◆★■◆,将变化归因于经济体制和国家职能的变化◆◆★、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案件的急剧上升,等等。这些关于工会基本职责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对工会基本职责的特点和规律做了必要的探索。工会对基本职责的拓展◆★★◆,是对过去工会理论研究的总结、深化和集大成■★★◆,是工会内外集体研究的结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运学说和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工会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
工会基本职责是工会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中国工会将工会基本职责拓展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折射出党对工会工作要求的变化、工会目标任务的变化◆★◆◆■■,在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如何把维权服务这一基本职责付诸实践,在理念思路■■■■、措施方法、平台载体上实现维权服务一体化★★◆■■■,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升级★■■★■■,是工会组织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2018年10月29日★■■★★,习在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工会要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工会基本职责是工会的根本职责和首要职责★★◆■◆■,是工会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的基础工作和首要任务■■◆■◆★,是由中国工会的性质、地位决定的■◆◆,与中国工会的产生、目标和任务紧密相连。中国工会将工会基本职责拓展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折射出党对工会工作要求的变化★★★◆、工会目标任务的变化★★,与工会所处历史方位紧密相连,在党的工运事业和工会工作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现实意义。
如何把维权服务这一基本职责付诸实践,在理念思路、措施方法、平台载体上实现维权服务一体化,推动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跨越式升级◆★■■■■,是工会组织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课题。
三是在工作对象上,要实现更广泛的覆盖★★■■★。过去工会的基本职责从对象上主要包括困难职工、农民工、女职工、未成年工等特殊群体。现在,维权服务的对象将随着维权服务工作内容的丰富而扩大,将由原来的特殊群体扩展向包括特殊群体在内的更广大职工群众■★。同时■■■◆■,要推动工会服务从“特惠★■■■◆◆”向◆■◆■“普惠”转变,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以帮扶中心为依托,探索“互联网+”服务,主动承接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力所能及为广大职工提供具有工会特点的普惠性、常态性、精准性服务。
三是适应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和职工群众的新期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工会基本职责确立和发展的重要依据。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职工队伍的内部结构、就业形态、技能素质、权益实现等方面发生新变化,需求层次不断提升■◆◆■◆,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大量涌现,劳动关系的确立与运行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仅靠传统单一的维权方式难以实现和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工会通过多种维权方式去维护职工权益,另一方面,需要工会从更多领域更多层次采取更多手段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来满足职工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工会基本职责的拓展,顺应了形势的发展★◆◆◆◆,契合了职工的需要,符合工会的实际,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